今天的金融科技,就像處在比賽的前兩個回合,高潮尚未到來。而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金融科技迎來越來越多的需求和可能性,未來15至20年將成為大量金融科技相關應用的爆發(fā)期。
作為近年來流行的概念,旨在運用科技手段提高金融服務效率的“金融科技”,實際上已走過近半個世紀歷史。不過,從現實應用和發(fā)展來看,多數業(yè)內人士認為金融科技仍處于起步的“少年”階段。
金融領域是新潮技術的試驗場。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就有投資人開始嘗試通過計算機和數學模型擬合股票和債券價格走勢,結合當下數據預測未來,制定投資戰(zhàn)略。這就是量化交易的雛形。這種投資戰(zhàn)略的依據,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里·馬科維茨在1952年提出的“投資組合選擇”理論,這種理論最早將數學概念應用于金融領域。
機器學習、信號處理這些看似前沿的技術,早在幾十年前就已在金融領域付諸實踐。而隨著近年來虛擬貨幣、人工智能等概念流行,金融科技開始引發(fā)廣泛關注。
聚焦金融科技的投資銀行FT Partners創(chuàng)始人、首席執(zhí)行官史蒂夫·麥克勞克林近日對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商業(yè)分析期刊說,今天的金融科技,就像處在比賽的前兩個回合,高潮尚未到來。而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金融科技迎來越來越多的需求和可能性,未來15至20年將成為大量金融科技相關應用的爆發(fā)期。
據高盛集團預測,超過6600億美元正從傳統(tǒng)金融業(yè)流向金融科技領域。畢馬威的最新報告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超過84億美元,超過第一季度36億美元的兩倍。其中,區(qū)塊鏈技術最吸引眼球。